04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8 > 04 >

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 于浩 童光 颜涛 王晓莉 王晓武 马涛 董文鹏 吴路加 张卫达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术 体

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31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O-CPB组),其中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50.87±9.08)岁;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60例应用传统体外循环灌注方式完成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对照组(T-CPB组),其中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48.38±12.46)岁.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生化指标和临床数据,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30 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T-CPB组比较,O-CPB组患者的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短、停循环时间短、手术耗时少[(206.90±39.92)min vs(276.37±29.92)min、(5.03±1.54)min vs(21.73±6.67)min、(396.68±58.57)min vs(469.28±69.77)min,P均<0.01].O-CPB组患者血制品消耗量少于T-CPB组、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短于T-CPB组[(1401±738)mL vs(1705±580)mL、(5.94±2.45)d vs(7.42±3.53)d,P均<0.05].O-CPB组患者的术后血乳酸浓度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低于T-CPB组[(6.10±3.80)mmol/L vs(8.11±4.51)mmol/L、(72.13±22.86)mg/L vs(84.78±17.07)mg/L;P<0.05,P<0.01].O-CP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早于T-CPB组[(3.32±1.11)h vs(4.14±1.59)h,P<0.05)].O-CPB组和T-CPB组患者的术后24 h内Richmond镇静程度评分绝对值分别为1.23±1.06和2.15±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PB组患者的术后氧合指数高于T-CPB组[(234.42±79.51)mmHg vs(183.10±77.26)mmHg,P<0.01;1 mmHg=0.133 kPa],有创通气时间短于T-CPB组[(50.19±37.63)h vs(70.12±40.84)h,P<0.05).O-CPB组和T-CPB组患者的术后30 d内病死率分别为6.45%(2/31)和11.67%(7/6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停循环时间≥31 min和血制品消耗量≥1390 mL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517(1.153~1.995)和1.006(1.002~1.010).结论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采用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和中低温下半身优化灌注方法,与传统体外循环灌注方式相比可缩短停循环时间、减少临床用血,且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脑、肺保护效果较好.

上一篇: 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因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下一篇: RAC3基因对早期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出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单位地址: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