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0 > 06 >

血管外膜损伤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兔局部交感神经功

【作者】 陈玮 ; 梁春 ; 刘星 ; 王华 ; 周卫健 ; 吴宗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交感神经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兔颈动脉外膜损伤后血管粥样硬化(AS)程度与动脉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交感神经密度的关系,并分析通心络对AS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局部损伤兔颈动脉外膜结合高脂喂养的方法 ,制备颈动脉外膜损伤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2组:外膜损伤组、通心络治疗组;组内对左侧颈动脉行外膜损伤,右侧作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术后1、3、7d、2、4、8周取血及双侧颈动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兔血清及动脉壁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交感神经密度。结果外膜损伤组左侧颈动脉内膜增生面积明显大于右侧,内膜增生面积与神经染色强度及局部动脉壁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呈正相关(r=0.94,P〈0.05;r=0.90,P〈0.05);与外膜损伤组相比,通心络能够明显减轻外膜损伤后血管内粥样斑块面积[IMR(48±2)%vs(70±3)%,P〈0.01],降低动脉壁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83.76±3.3)ng/gvs(74.25±2.1)ng/g,P〈0.05]及血管的交感神经密度(P〈0.05)。结论外膜损伤可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AS病变程度,部分可能与其促进局部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通心络能够拮抗外膜损伤诱导的AS病变。

上一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西尼罗病毒
下一篇:二十一世纪热带军事医学

        出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单位地址: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