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6 > 05 >

寨卡病毒与寨卡病毒病

【作者】 彭浩然 ; 狄弘玮 ; 唐海琳 ; 戚中田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病毒基因组 致病

摘要】寨卡病毒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发现,此后主要在非洲、美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散发流行。2015年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在中南美洲(主要是巴西)快速扩散,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并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IgM。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防止蚊虫的叮咬。本文从流行病学、生物学、致病机制与检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寨卡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这种新发病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

上一篇:RNA干扰p38基因对肾癌786-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对舒尼
下一篇: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鼻漏的常见原因及分

        出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单位地址: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200433